時間:2017-03-20 08:00:41 點擊:1103 文章來源:本站
初秋時節,很多人喜歡食用蜂蜜補益身體,秋季又是品嘗大閘蟹的好時光,但秋後食用蜂蜜和大閘蟹方法不當,卻容易引起中毒。食監專家提醒市民,不宜食用秋後生蜂蜜,不新鮮甚至已經死亡的大閘蟹不能吃,也不要吃生的大閘蟹。
陽澄湖大閘蟹專賣提醒您:生蜂蜜中毒
食用秋後采制的生蜂蜜容易發生“蜂蜜中毒”。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的《本草綱目》中就有“七月勿食生蜜,令人暴下霍亂”的記載。農曆七月份正是入秋以後,爲什麽食用入秋以後的生蜂蜜容易中毒呢?
“蜂蜜中毒”的原因與植物花蜜中所含的有毒成分有關。自然界的植物可分爲無毒和有毒兩大類,無毒植物的花期較早,多在春天;有毒植物的花期則較晚。入秋以後,絕大部分無毒植物花期已過,有毒植物則正是開花季節。此時蜜蜂若采集有毒植物的花粉釀成蜜,多會混進有毒物質——生物堿。人們吃了這種含有毒素又未加工處理的生蜜,一般會出現過敏、氣喘、皮膚出疹、頭痛、惡心、腹痛等症狀。一些平常稱之爲山花蜜、野花蜜、雜花蜜、百花蜜、土蜂蜜的各種混合蜜,色、香、味一般均較差,有的就包含有毒蜜,故在購買時,需要了解該蜜的産地與采收季節,以免誤食中毒。食用時要先熬開成熟蜜,尤其是老年人和嬰幼兒,胃腸功能較弱,肝髒解毒能力差,更不宜食用生蜂蜜。
陽澄湖大閘蟹專賣提醒您:吃蟹方法不當,會中毒
據食監部門調查,市民吃大閘蟹中毒往往是因吃了不新鮮和未煮熟的大閘蟹,或是吃時不注意衛生而引起。大閘蟹蟹腸胃裏寄生有許多病菌,如果大閘蟹不新鮮和未煮熟時,病菌就會穿過腸子蔓延整個肌體。吃大閘蟹中毒後會出現惡心、嘔吐、腹痛腹瀉等,嚴重者上吐下瀉不止。而當大閘蟹垂死或已死時,大閘蟹蟹體内的組氧酸會分解産生組胺。組胺爲一種有毒的物質,即使死蟹煮熟了,這種毒素也不易被破壞。人們食用這種蟹後,重者可發生脫水、抽搐,甚至昏迷。
此外,大閘蟹也不宜生吃。如果是生吃、腌吃或醉吃螃蟹,可能會感染肺吸蟲病。肺吸蟲一旦入肺,會引起咳嗽甚至咯血。生吃蟹,還可能會感染副溶血性弧菌,副溶血性弧菌大量侵入人體會發生感染性中毒,表現爲腸道發炎、水腫及充血等症狀。
上一篇:沒有了!
下一篇:品嘗大閘蟹必知的八個注意事項